本文摘自王秀雲校長網頁http://www.tykjh.tpc.edu.tw/ebook/main-frame.asp

 

一、 很久很久以前

在台北大學特定區還未烙印於這塊土地之前,在現代化社會尚未駐足於此間山水之時,歷代先民在這塊由大漢溪沖刷出的沖積平原上刻畫了他們的身影。

從我們較熟悉的近代歷史來說,距今三、四百 年前,這兒曾是凱達格蘭族人奔馳狩獵的家園。而在明末清初,也就是距今三百多年前,大陸沿海的漢人渡過有「黑水溝」之稱的台灣海峽,來到台灣開闢土地;漢人至台開墾的足跡南早於北,傳說在康熙 23 24 年間(西元 1684~5 年), 才有粵人及泉州人由淡水河溯流而上,入墾鶯歌、樹林、三峽一帶,此時清政府的勢力尚未到達北台灣,因此相對於二十幾年後經官府獲准至台北盆地開墾的移民, 「此地區在這一時期的閩粵墾民,可能都是偷渡來台,初期以家族形式作小規模的拓墾」。當時,大漢溪未經整治,河道分流眾多,沖積平原地形平坦,且取水容 易,因而逐漸吸引後續眾多移民至 此開墾。漢人與凱達格蘭族人開始有直接的接觸。

漢人以各種條件陸續將土地及水源從平埔族人手中轉移過來,少數漢人甚 至以侵佔的方式奪取原住民所在之地,日久導致多次衝突,彼此之間的仇恨漸深。到了乾隆年間(西元 1752 年) 清朝政府因為漢人與原住民間的衝突日益加劇,在內尖山西側至今日柑園之間構築一座「土牛溝」作為漢人與原住民之地界,所謂土牛溝,即是「以山溪為界,其無 山溪處,亦一律挑溝堆土,以為分界。」,並立碑嚴禁漢人侵入原住民之土地;而也是在這時漢人開始在三鶯地區做大規模的開墾。在面對漢人強勢文化的壓力下, 凱達格蘭族的平埔文化逐漸在大漢溪下游平原上逸失。

大 致來說,此區漢人的開墾可分為兩階段:初期開闢田地,以發展農作為主,而墾荒首重水源的取得,水圳開鑿成為拓墾事業中重要的工作,新莊、樹林地區在乾隆年 間大規模的興建水利,使此地區的農業大為興盛,成為清朝台灣最重要的稻米產地之一;後期在嘉慶道光年,則利用當地的自然資源發展相關產業,如桃園台地山麓 的黏土造就了鶯歌的窯業,三峽境內多山,豐富的森林資源發展出盛極一時的的樟腦業、製茶業、和製染業(三峽山區盛產木藍與山藍,可做染料)。咸豐年間淡水 開放通商貿易後,三峽也和淡水河沿岸其他主要聚落一樣興盛起來。

二、 後來

光緒二十年(西元 1894 年) 中日甲午戰爭爆發,次年清廷戰敗,簽訂馬關條約,將台灣割讓給日本。日軍登台後,在隆恩埔(桃子腳西)遭由三峽、鶯歌、樹林一帶組成之義勇軍襲擊,義軍並 於「分水崙大戰」中殲滅日軍數百人;日軍在此遭受挫敗後即懷恨在心,決意報復,三峽市街隨後遭到日軍焚街燒殺的浩劫,祖師廟更因是抗日指揮中心而慘遭焚 燬,居民只得逃入山區避難。同年六月初,樹林地區的抗日義民與日軍交戰於圳岸腳的汴頭營,從清晨浴血抵抗至午後,義軍因寡不敵眾而就地成仁。

日治初期,三峽從廢墟中重建,廟宇及教堂亦再新建;久為市集中心之三角湧街(今民權街)原採用台海傳統長條型店鋪的住商混合建築形式,到了西元 1915 年,日籍地方首長推動街區改正,將原來的「亭仔腳」和部分室內拆除,以帶有巴洛克風格的磚拱騎樓和裝飾華麗的牌樓立面取代;本地匠師深受此建築風格影響,於是便造成「屋身為閩南式建築空間,而立面為巴洛克式」之特殊建築傳 統。

而在交通方面,清朝鐵路原本是從台北經三重、新莊、迴龍、到桃園,並無通過三鶯地區,除因新莊 地帶開發較早外,鶯歌、山佳之間山勢險惡也是原因之一,日據時代工程技術進步後,才於西元 1899 年建造完成由板橋經鶯歌至桃園的鐵路段。其後,第一次世界大戰之際,煤量需求大增,樟腦可製造合成塑膠和無煙火藥,更是重要的戰略物資,地方人士為圖開發內山產業,興建土城、三峽、至鶯歌間的輕便道,主要運輸煤礦、樟腦、茶葉等山產貨 物,鐵路及輕便台車的通車再次啟動了另一波地方經濟的繁榮;然而也因多年的採伐,三峽山區逐漸墾闢殆盡,樟腦業於此時已開始走下坡了。

日 治晚期,日政府大力推動皇民化運動,建公會堂、街庄、役所、農會等公共建築,同時三峽橋落成,配合完整的陸運網絡,水運時代至此宣告結束。再加上由歐洲進 口的人工合成染料重創三峽原本馳名的天然染料,染布業因此衰頹而終告沒落。三峽原本興盛之產業至今皆近凋零,商業交易也逐漸轉變為基本的民生消費。

西元 1945 年台灣光復後的 30 餘年,由於政治局勢不穩,地方建設經費不足,此地區的產業發展幾乎停擺, 1970 年間台灣積極發展工商業,大量農村人口外流至都市,三峽、樹林位於都會區邊緣,首當其衝,青年子弟紛紛離鄉背井至台北發展,地區產業只剩服務都會區的蔬果業及零星的工業區。從 1980 年代至今,台灣經濟蓬勃成長,台北都會不斷擴張,北二高通車後,三峽、樹林更成為各型衛星工業及開發商覬覦之地;如今因台北大學及周邊特定區的興建,先民辛苦墾拓的良田及饒富歷史的街屋轉眼已成為遙不可及的歷史景象;此時我們正處於一個必須傳承歷史、開創新願景的轉捩點。

三、 地名的由來

樹林市:舊稱「樹林庄」。相傳在乾隆年間,本地因遭大水而成澤國,後來在河岸高地遍植樹木,蔚然成林,故稱樹林。舊名又稱風櫃店,乾隆初年漢人至此拓墾,而有打鐵店在此,因打鐵需手拉風櫃,故曾以風櫃店為名。

三峽鎮:舊稱「三角湧」。因地處大漢溪、三峽溪、和橫溪的交匯地帶,故原稱三角踊,閩南語中「踴」為起浪之意;後改為三角湧。

桃子腳:在今南園里,相傳昔日有三株大桃樹,夏天行人路過多在樹下憩息而得名。起使年代不詳。

柑園:位於桃子腳之北。乾隆 21 年粵籍鍾姓人開闢,就地遍植柑橘,故名。

隆恩埔:位於桃子腳之西,今龍埔里。本地初墾時為清廷賜予營兵招佃收租的土地,稱為隆恩租,佃戶承租開墾成田園,故稱隆恩埔。起使於嘉慶初年。

四、 傳說中

歷 史的記載是先民步履的見證,民間的傳說則是人們以說故事的方式對生活周邊的事物或是自身處境所做的詮釋;有人說神話傳說是「民族基因」,從口傳文學到書面 文學,代代相傳,無形中也規範一個民族的行為。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傳說在不同人的口中或是不同的年代裏都擁有著不同的生命,也讓傳說更貼近人性,多了一 些浪漫、人情味、和想像力,有時「傳說」更代表的是集體願景的心理投射。所以,在閱讀歷史的同時,傾聽「傳說」可讓我們對一個族群或文化有更豐富的認知。

而這是一個充滿了傳說的地方,其中最膾炙人口的傳說是:

「鳶 山傳奇」:鳶山位於三峽鎮之西南方,其頂峰有一巨石,像一突出的鳥嘴,因山形酷似飛鳶而名「鳶山」。傳說在明朝末年,三峽地帶有一頭大鳶精盤據山頭,同時 隔著大漢溪對岸,另有一隻鶯哥精為亂,兩隻鳥精為比高下,分處兩岸彼此相對峙,整日互吐霧氣,日久成瘴,使得兩地間煙霧迷漫,讓百姓苦不堪言,直到鄭成功 來台,行軍路經此地,忽然陰氣籠罩,雲霧飄茫,軍隊迷路無法通過,鄭成功查覺妖氣沉重,於是揮劍斬斷鶯歌精之鳥頭,復下令士兵砲擊對岸之鳶精,從此兩地間 之空氣得以恢復往昔之清新,也就形成現今三峽地方斷了頸的鳶山及一隻鶯歌的頭。

五、 現在

伴隨台北大學城開發案進程,桃子腳國中籌備處也展開社區踏查,耆老口述歷史整理等工作。同時,也思考:歷史,不就是「過去的現在」嗎?於是,也開始有「寫歷史」的創意: (以下傳奇由王秀雲校長提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monewtow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